患者服务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讲座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
信息来源:南京天印山医院医教处 发布时间:2023-09-28 浏览:5324 次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肿瘤患者最常出现的一个症状是消瘦,通常伴随明显的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进食。食欲下降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加上肿瘤本身引起能量的消耗上升,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甚至是恶病质(又称恶液质),表现为虚弱、进行性体重减轻、脂肪减少、肌肉消耗。营养不良,特别是恶病质的肿瘤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不佳,容易出现严重的治疗并发症,同时疗效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图片1.png图片2.png

图片3.png图片4.png

肿瘤恶病质如何影响患者预后?

图片5.png

如何进行营养状态的评估

1、营养风险筛查

临床上,医护人员常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是否需要进行营养干预。这个评估比较简单,患者和家属也可以对照以下表格的内容进行自我判断。

①初步营养风险筛查

图片6.png

注:BMI = 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

如果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再次营养风险筛查。如果所有的问题回答“否”,应每周重复调查1次。

②再次营养风险筛查

图片7.png

图片8.png

注:超过70岁者总分加1,即年龄调整后的总分值。

若营养状态受损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年龄评分≥3分,则认为患者存在营养风险,需要制订营养治疗计划;若总分<3分,则每周复查营养风险筛查。

2、恶病质的诊断及分期

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如不能及时干预,将发展为恶病质。早期干预并配合抗肿瘤治疗,可以逆转恶病质的发生;晚期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图片9.png

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肿瘤患者,应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制定不同的营养治疗计划。包括营养补充、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手段。营养补充剂包含普通食物调理、特医食品(全称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补充及静脉营养药物使用等。诊断为恶病质的患者还需要药物治疗。

1、肿瘤病人的能量需求特点

一般情况下,人体能量的55~65%由碳水化合物供应,25~30%的能量由脂肪供应,蛋白质提供10~15%的能量。然而,由于肿瘤细胞代谢特点不同,肿瘤患者的膳食需要调整三大营养元素的供能比例,具体说就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指南建议:肿瘤患者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 1~1.5g/(kg·d),同时合并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应控制在1~1.2g/(kg·d);脂肪肪摄入量为1.9 g/(kg·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适当减少。

图片10.png图片11.png

2、肿瘤病人营养补充

饮食调节为最简单也最常用的营养补充方式。后面我们会专门谈到这个问题。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例如对于合并肌肉减少症或肌肉减少风险的肿瘤患者,推荐给予含35%以上支链氨基酸的氨基酸制剂;富含于深海鱼类及某些植物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抑制炎症,改善恶病质,增加体重,推荐使用瑞能(肠内营养乳剂):非恶病质患者推荐剂量为一日20-25ml(约30kcal)/kg;恶病质患者推荐剂量为一日30-40ml(约40-50kcal)/kg。

静脉营养一般用于严重营养不良或长期不能良好进食的患者,常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谷氨酰胺、维生素类药物等。由于费用较高,需要中心静脉置管,使用不方便,是营养支持治疗的最后选择。

3、肿瘤恶病质的治疗

一旦确诊恶病质,需要进行营养干预、药物干预、运动干预及心理干预等。

图片12.png

肿瘤患者饮食调理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限制饮食,饿死肿瘤细胞!

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营养治疗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相反,肿瘤患者体内癌细胞增殖速度快,急剧地消耗人体的营养,导致抗癌能力下降,会进一步导致癌细胞发展扩散。事实上,癌症患者对蛋白质和热量的需求比正常人高25%~50%,良好的营养可增强患者的抗癌能力,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延长生存期。因此,肿瘤患者限制饮食是不利的。

图片13.png

误区二:得了肿瘤就需要“大吃大补”!

有些患者及其家属认为肿瘤消耗大,需大吃大补。其实,肿瘤消耗大本身是正确的,但却不宜大补!肿瘤在侵蚀人体过程中,各个器官功能都会受到破坏,使患者的味觉减退,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很差,致使营养吸收及代谢发生障碍。如果一味地给患者进食猪脚、龟、甲鱼、海参等不易消化的大补食物,不但不能消化吸收,反而会使胃肠道功能雪上加霜,进一步加重厌食。

误区三:饮食调理不重要,“挂水”即可!

此处大家常说的“挂水”实际指的是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是通过口服、鼻饲等进入胃肠道来消化吸收补充营养,其营养比较全面均衡,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体质,费用也比较低,同时并发症少,相对安全。而肠外营养则是通过静脉注射,通过血液循环来补充营养,营养素相对比较单一,只能在短期内使用,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胃肠功能的衰退,另外其费用也比较高,并发症也多。肿瘤患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在患者有肠道功能时,优先使用肠内营养。

误区四:鸡蛋是发物,只能吃鸭蛋!

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如果在生病前吃鸡蛋没有出现过任何不良反应,倒也不必人云亦云。因为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消化利用率高,饱含人体必需氨基酸,是我们获得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所以只要不是明确吃了鸡蛋会出现不良反应,鸡蛋和鸭蛋都能吃。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的饮食,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治疗方法而异,不能笼统地机械地规定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肿瘤患者应以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吃,可以咨询专业的营养师。

(肿瘤内科-袁晓莉,陈映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