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调查(CHS)发现,2012—2015年中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估计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45亿,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粗率为39.1%,估计全国有血压正常高值人数为4.35亿。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家庭血压平均值: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
动态血压:日间(或清醒) 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夜间(或睡眠) 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70mmHg、24小时平均血压 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图片1.png 图片1.png](/attached/upload/image/20230731/6382641567043321995804430.png)
高血压的危害
![图片2.png 图片2.png](/attached/upload/image/20230731/6382641568378031953613897.png)
高血压的预防
健康饮食、劳逸结合、减轻压力、定期体检。
高血压的治疗
(1)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必要时补充叶酸。
(2)高血压药物治疗阈值
![图片3.png 图片3.png](/attached/upload/image/20230731/6382641575642346678138665.png)
(3)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18~79岁,初级目标将诊室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耐受良好,可考虑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65~79岁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如耐受良好,可将诊室SBP降至140mmHg以下;
≥80岁,可将诊室血压控制在150/80mmHg以下,如耐受良好,SBP可降至140mmHg以下;
在药物治疗期间,诊室血压目标值不应低于120/70mmHg。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1)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有些人不愿意吃药,表示只要吃了就不能停了,时间久了会对肝肾有损害。
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长期的高血压和血压波动大会损害全身血管及重要器官,血压控制的越早、越平稳,就能越早的保护心、脑、肾、眼底等重要脏器,并发症越少,预后越好。降压药物能否减量及停用,需根据患者自身血压而定,早期血压达标后,仍需长期、平稳的保持。有些降压药物不仅降压,还有肾脏保护作用,降低蛋白尿。
(2)很多高血压患者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血压应该就没事儿,拒绝规律服药,不舒服的时候,再临时服药。
是否存在高血压及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不能根据自身感觉,而是需要进行血压测量,达到降压阈值,就需要规律药物治疗。
(3)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后自行停药。
大多数情况下高血压是不能治愈的,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控制,并且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医院复诊,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及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
(4)过分相信保健品。
大多数保健品并没有经过正规的临床试验,降压效果不确切,安全性没有保证,等出现肝肾功能衰竭了才到医院就诊。
总之,确诊高血压后,坚持遵医嘱服药,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测量血压,定期医院复诊。
-普病中心(心内科) 徐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