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讲座
女性患有乳腺纤维瘤严重吗?
信息来源:南京天印山医院医教处 发布时间:2023-07-10 浏览:2077 次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为患者无意间摸到或在体检彩超中发现。发生率约为7%~13%,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岁,绝经后女性很少新发。纤维腺瘤病程较长,瘤体缓慢增大或无变化,特点是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活动性好。

图片1.png图片2.png

乳腺纤维腺瘤是如何形成的呢?纤维腺瘤主要成分是纤维,由乳腺小叶里的纤维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老实本分,但是在雌激素的过度刺激下就有可能兴奋起来,产生大量纤维,形成肿瘤,所以才会多见于15~35岁性功能旺盛期女性,而妊娠和哺乳期或绝经前期,由于雌激素大量分泌,也可能会使肿瘤迅速生长。另外,高脂饮食、辛辣刺激食物或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压抑情绪、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纤维腺瘤的形成也有一定关系。

图片3.png

纤维腺瘤患者多无自觉症状。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且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或双侧同时出现(约14~25%)。临床上表现为无痛性孤立肿块,直径多在1~5cm之间,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月经周期对肿瘤大小没有影响,也不会出现异常乳头溢液等症状。触摸肿块,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易被推动,同侧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图片4.png图片5.png

纤维腺瘤的诊断比较简单。年龄<40岁的女性,推荐采用触诊+乳腺超声的方式进行诊断;对于年龄≥40岁的女性,推荐采用触诊+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必要时依据具体情况结合磁共振成像和穿刺病理以明确诊断。

纤维腺瘤是否会恶变,会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先说结论,纤维腺瘤恶变概率极低,癌变率为0.12%~0.30%,且癌变者多为小叶原位癌。但患者伴有非典型增生、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复杂纤维腺瘤病人合并导管上皮轻度增生、硬化性病、乳头状瘤、放射状瘢痕、AH(包括不典型小叶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或者两者兼之),其乳腺癌发病风险高于普通纤维腺瘤病人。纤维腺瘤恶变的概率并不会比普通腺体高多少,也不会增加个体罹患乳腺癌的几率。因此患者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或许,您的心理负担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比这些小瘤子还要大。

图片6.png图片7.png

对于纤维腺瘤的治疗其实是有争议的。纤维腺瘤一旦形成,药物、按摩等都是无法让肿瘤消失的,手术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不过,大多数纤维腺瘤都是没必要切的。良性病变,可以通过规律的查体和影像学检查来监测随访;而手术对于皮肤、皮神经、腺体、乳管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不是说没有副作用,尤其是对年轻女性而言。因此,对于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案,应由患者和医师共同来确定。

对于绝大多数瘤体较小(直径<1cm)、生长缓慢或无变化的患者,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即可。随访观察法乳腺癌的漏诊率极低,频率为每6个月1次,推荐的检查方法为触诊结合乳腺彩色超声。对于>40岁的患者,推荐加入乳腺X线摄影检查作为随访检查手段。

那么什么样的纤维腺瘤最好手术切除呢?1、形状不规则,查体及辅助检查考虑纤维腺瘤可能性大,但是不能完全确定的;2、瘤体较大(直径>1cm,2cm~5cm);3、瘤体短期内快速生长(6个月内肿瘤最大直径增长≥20%);4、有乳腺癌家族史;5、乳房外形改变及不适感较为明显;6、随诊检查时BI-RADS分级升高;7、病人本身对乳腺内的肿瘤紧张、恐惧、焦虑。

图片8.png

手术治疗包括常规开放手术、真空辅助微创旋切/微创消融等方式。各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传统开放手术优点是直视下手术,疗效直观,不受瘤体大小限制,缺点是瘢痕较明显,但可以通过乳晕缘切口减少瘢痕影响。微创手术优点是瘢痕不明显,缺点是瘤体较大、肿瘤位于乳头乳晕区、多发性纤维腺瘤均不适合微创旋切,多发性纤维腺瘤适合微创消融手术。  

图片9.png图片10.png

孕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纤维腺瘤可能会增大,因此很多未婚未育的女性会要求在孕前切除纤维腺瘤。临床的确会观察到妊娠期纤维腺瘤增大,孕前行纤维腺瘤切除对乳管的损伤是显著的,尤其是瘤体较小、多发、位于乳头乳晕区的情况下,妊娠期切除纤维腺瘤对哺乳的影响更大。

纤维腺瘤切除术后在原手术区域或乳腺的其他区域出现新的纤维腺瘤,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可能的原因包括:1、原发的纤维腺瘤没有完全切除,有遗漏,这种情况较为少见;2、多发的纤维腺瘤,大小差异明显,较大的切除了,肉眼难以发现的瘤体无法完全切除,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长大;3、乳腺其他区域新发纤维腺瘤。后两种原因较为常见的,我们选择手术治疗的时候很难避免。

乳腺纤维腺瘤并不可怕,一旦乳房内发现有肿块,都需要去医院就诊鉴别,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不要过度担心,徒增心理负担。

图片11.png图片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