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首页 > 患者服务 > 健康讲座
胃癌的手术治疗——“开小刀”还是“开大刀”?
信息来源:南京天印山医院医教处 发布时间:2023-07-21 浏览:1660 次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三位。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病变局限于胃壁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而不论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手术治疗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胃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包括达芬奇机器人)、开放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指的是通过内镜技术完成胃癌病灶的切除。胃癌内镜下治疗主要指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国内文献报道ESD治疗早期胃癌疗效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似,术后复发率为0.85%,术后5年生存率93.72%,而传统的外科开腹手术复发率0.53%,5年生存率94.77%;但是外科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接受ESD病人要长,且术后并发症增多。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国际多项指南和共识均推荐内镜下切除为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早期胃癌都可以做ESD治疗,ESD治疗适于没溃疡的黏膜内癌、病灶小于3cm分化好的肿瘤、病灶大于2cm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情况。

图片4.png

图片5.png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也就是俗称的“打洞”手术。胃癌的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和全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医生在患者腹部分别作五处5mm到12mm的切口,并置入穿刺套管,通过套管置入腹腔镜器械完成胃癌切除手术,再作小切口即可取出切除的组织。用腹腔镜技术可以做到胃部分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早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疗效与开腹相近,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国内外文献报道,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术后5年总生存率与开腹手术无差别,可达94%左右。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除早期胃癌外,腹腔镜手术已经被推荐为临床诊断达到Ⅱ期、Ⅲ期中下部胃癌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图片6.png图片7.png

达芬奇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系统是目前世界范围应用广泛的一种智能化手术平台,其类似于腹腔镜手术,但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操作更精准、灵活,手术医师甚至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给另一个地方的病人实施手术。目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因仍存在手术时间稍长,手术费用高等不足故开展数量有限。

图片8.png

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开大刀”。如果不考虑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几乎所有可切除的胃癌(包括微创、内镜能切除的胃癌)都能选择开放手术。因为目前胃镜下切除、腹腔镜以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开展,目前“开大刀”主要用于肿瘤较大、肿瘤周围淋巴结转移伴有融合、或肿瘤已经侵犯周围其他的脏器,需要同时把胃部肿瘤和其周围脏器联合切除。同时开放手术也是“微创手术”的一个补救方式,比如胃镜下做ESD时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胃壁穿孔,腹腔镜手术中发现分期稍晚时作为备选手术方式。

图片9.png

总的来说,胃癌的手术治疗方式需根据肿瘤病灶侵犯深度、大小、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累计周围脏器来决定,根本的目的是把肿瘤干干脆脆的切除,同时尽量减少手术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利于身体的恢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条件以及自身的医院进行综合考虑,提出适合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