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非常的高。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容易忽视疾病的存在。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我国50.4%的消化道癌症皆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抽烟、喝酒、缺乏运动、体重超标、饮食不健康等。除此之外,家族遗传史,细菌感染也有一定关系。
香烟中的致癌物质会直接刺激胃粘膜,而酒精可以导致胃粘膜损伤,引起胃粘膜糜烂充血、水肿,甚至溃疡;“三高一少”的饮食习惯——高盐、高脂肪、高蛋白少膳食纤维,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预防建议:饮食方面‘五忌’: 忌‘咸’;,忌‘腻’, 忌‘烫’,忌‘硬’,忌‘发霉’。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不吸烟或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息肉是癌症的“种子”,早期筛查是关键。胃肠镜是发现早期消化道癌症的金标准,也是是最佳的筛查手段。其他筛查方法还有.粪便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肿瘤标志物筛查,胃功能检测。筛查年龄建议在40岁开始进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筛查,76~85岁之间需个体化筛查,85岁以上不建议进行筛查。筛查手段:包括每年行1次大便潜血试验、每2-3年行1次结肠镜检查(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高危人群: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1.年龄>40岁;
2.有消化道肿瘤疾病家族史;
3.长期居住于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
4.有长期饮酒、吸烟、咀嚼槟榔、腌制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
5.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如腹痛、腹胀、便血或粪潜血阳性等;
(肿瘤外科 曾竹静、王秋月、蔡丽琼、徐玉振、雷万福、周炳刚 供稿)